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高凯)第十届中国世界经济学科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顺利开幕。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主办,共计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150余人出席论坛。
第十届中国世界经济学科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举行。中国世界经济学科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供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世界贸易组织教席黄建忠当日演讲的题目为“四核四维,双自联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逻辑建构”,他认为中国经济自身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以及中美博弈的胜负。中国的自主性开放应该着重从“双自联动”下手,也就是自贸协定和自贸试验区,两者之间的联动是中国进一步制度性开放的一个突破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教授就“贸易数字化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做了主旨演讲。数字全球化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安全性等问题,数字化甚至影响到人才培养以及传统市场经济。从国际竞争新优势来看,贸易链条的数字化程度,以及外贸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无论是从成本、竞争力还是安全稳定等角度来看,对于贸易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教授通过梳理全球制造业总体发展现状、欧美“重振制造业”背景、美国“制造业回流”表现、全球“制造业回流”案例以及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塑对我国的影响,认为需要加大替代者的威胁,形成可控的内生力量,预防可能的经济脱钩。
围绕世界经济相关主题,此次学术论坛举行了六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全球产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发展”、“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制度型开放”、“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国际金融与投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点评人,针对来自142篇投稿论文优选出的40多篇论文深入进行研讨交流。(完)
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蒙牛集团执行总裁、蒙牛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鹏程在会上表示,碳中和议题,必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战略的核心议题。
关于企业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助力全球迈向碳中和,李鹏程与在场与会者分享了他的观点。
李鹏程认为,碳中和议题,必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战略的核心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重要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碳目标,并出台相应政策、法律、机制来支撑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企业必须要把碳中和议题上升为最优先级的企业战略。
如何能在持续提升产量,满足全球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同时,不断降低乳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呢?李鹏程认为科技创新、数智化技术是唯一的答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50年,全球乳制品需求将至少增长55%。推进碳中和,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数智化驱动实现。李鹏程表示,未来,蒙牛要持续通过数智化创新,努力把乳业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降到最低。
“未来我们要彻底消除供应链的森林砍伐风险,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大贡献。”李鹏程表示。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 【编辑:刘欢】